《江城子》赏析
《江城子》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,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。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赏析,一起来看一下吧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【原文】
《江城子》
作者:苏轼
【乙卯(mǎo)正(zhēng)月二十日夜记梦】
略
【注释】
(1)乙卯:公元1075年,即北宋熙宁八年。
(2)十年: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。
(3)思量:想念。“量”按格律应念平声liáng
(4)千里: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,相隔遥远,故称“千里”。
(5)孤坟:孟启《本事诗·徵异第五》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:“欲知肠断处,明月照孤坟。”其妻王氏之墓。
(6)“尘满面”两句,形容年老憔悴。
(7)幽梦:梦境隐约,故云幽梦。
(8)小轩窗:指小室的窗前,轩:门窗。
(9)顾:看。
(10)明月夜,短松冈:苏轼葬妻之地,短松:矮松。
【译文】
两人一生一死,隔绝十年,音讯渺茫。不想让自己去思念,自己却难以忘怀。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,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。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,因为我四处奔波,灰尘满面,鬓发如霜。
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,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。两人互相望着,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,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。料想那明月照耀着、长着小松树的坟山,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。
【赏析】
苏轼(一○三七——一一○一),字子瞻,号东坡,眉山(在今四川省)人,北宋杰出的文学家。神宗时,他反对王安石推行新法,外放到杭州、密州(在今山东省)等处做地方宫。又被诬陷为作诗讽刺朝廷,下狱,降职到黄州(在今湖北省)。保守派执政后,他一度被召回朝。新党重新上台,他一再被贬,直到边远的琼州(在今广东省海南岛)。他任地方官期间,较为关心民众生活,作过一些兴修水利的事情。在文学上,他的散文、诗歌都很有成就。他的词,突破了当时柔弱的词风,扩大了题材,境界开阔,语汇丰富,不拘声律,风格以豪迈为主,开创了豪放派的词风,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
这首《江城子》作于乙卯(公元一○七五)年,这时他四十岁,在密州作官。一次梦见了已死去十年的妻子王弗之后,写下了这首词。
词的开头一句就说已经和妻子死别十年了。“生死”,是说彼此一生一死。是由于生死隔绝,互相情况茫然。“茫茫”,是迷糊而看不清的样子。不是一年、两年,而是长长的十年;不是暂别,而是生死的永别;不是互通音信,而是什么情况都不知道。这句词看来只是简单地记叙了事实,实际上,充满了感情。“思量”,是想念的意思。作者接下去说,十年来,对于死去的妻子即使不特意地思念,也自然地难以忘怀。一个“自”字,突出了感情的深挚真诚。王弗的坟墓远在四川彭山县,距离作者当时所在的密州有几千里之遥,所以说“千里孤坟”。“无处话凄凉”,“话”,当说讲。正是在“自难忘”的思念中,作者由自己的寂寞联想到亡妻的“孤单”,也痛感到千里阻隔,甚至连到坟墓前一诉衷肠的可能也没有。因此说,亡妻孤单单埋在几千里之外,他的寂寞、悲伤又能和谁去诉说呢!“相见”,当然已经不可能了,使作者更为悲痛的是,就算是彼此重逢,由于他十年来的"奔波劳碌而灰尘满面、鬓发如霜,恐怕妻子也难以相认了!这里在夫妻之情中又织进了仕途失意、饱经风霜的身世之感。
下片转入写梦。上片已经把对亡妻的怀念写得很充分,到这里转入梦境就显得很自然,“积思成梦”,完全合乎生活的逻辑。“夜来”,是昨夜。“幽”,这里是远的意思。他在叙述昨夜作梦回到家乡的时候,用了“忽”字,这就表现了他在万般思念之中,忽然能够同亡妻在梦中相见的喜出望外的心情。以下四句具体写出梦中相见的情景。“轩”,是有廊檐的窗。“顾”,看。“惟有”,即只有。在梦中,他看到:妻子正在窗子前面梳妆打扮。他们十年死别,一旦“重逢”,本来该有千言万语,却不知从何说起了。所以只是互相注视着,一句话也说不出来,代替话语的只是满面的泪水。这无言的注视和如泉的泪水,所包含的感情,是任何其它语言都难以表现得出来的。最后,从梦境又回到现实,以对妻子永志不忘的深情结束。但是,他没有直接地说出,而是根据想象,描绘了那只有明月和短松相伴的千里孤坟;并且断定,那就将是使他长此以往悲痛欲绝的地方。这就使他的感情得到了形象化的表现,而让读者感到意味深长。
标签: 江城子赏析